渝北区2023年融合教育管理干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学习交流
时间:2023-11-13 12:50:05 点击:270次

为全面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区域融合教育水平,1023日,在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其琼的带领下,渝北区融合教育管理干部市外培训班正式启动,渝北区随班就读学校校长一行10人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学习交流。

10月2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王雁院长给渝北区融合教育管理干部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融合教育认知与实践,王雁教授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历史进程,就融合教育教师素养的培养进行讲解。3个多小时的专题培训讲座,管理干部学员们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受益匪浅,和王院长共同探讨融合教育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王雁教授介绍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特殊教育教研室,这也是我国在高等师范院校最早设立的特殊教育教研室。旨在培养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良好的特殊教育素养、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王雁教授讲解清晰、分析透彻,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巧妙而自然的结合,从迈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与教师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为干部学员们答疑解惑。

交流会上,笃信实验学校秦纪梅校长提问应如何培养普校的特殊教育师资。王雁院长讲述融合教育的发展首先要鼓励资源教室的建设,配备一定比例的资源教师,强调残疾学生不能只是随班就坐,随班就读,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物理性融合,要求教师们引导特殊儿童融入班级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学得好,参与课堂。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普通学校的教师都具有融合教育的素养。

北师大交流学习结束后,干部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能够和王雁院长面对面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为渝北区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这次交流学习,管理干部学员们肯定了普通学校是特殊教育主体,要不断提升融合教育发展质量,让特需学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午,渝北区融合教育管理干部们来到了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这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一所培智学校,也是我国培智教育龙头学校。西城培智中心学校芦燕云校长秉持“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思想,从培智学校综合课程模式的开发,到拓展学校职能,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并带领学校不断开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叔叔阿姨好!”在小朋友们的热情招呼下,干部学员们进入了学校参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王主任接待了学员们,一路上带领大家参观了洗车房、熨烫室、家居室、烹饪室以及班级课堂。

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观完学校,学校王主任向干部学员们介绍了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的两大名片。名片一是全国最早开展特奥运动的学校,是中国残联授予的全国唯一的“特奥社区示范活动点”。并于今年6月,学校6名学生赴德国柏林参加了第16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会。名片二是融合教育的发展。西城区融合教育事业最初起源于“手拉手”活动,初衷是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通过驻点支持教师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从2015年9月起,学校先后派出8名骨干教师分别走进6所普通中小学开展全学年、全天候、全方位的驻点式支持,这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也是新尝试。

支持教师在普通学校通过个别训练、小组活动、课堂辅导、作业补救、家长咨询等方式对特殊学生进行训练,倾尽全力的付出拉近了与特殊学生和家长的距离,有效解决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

同心促融合,携手共前行。本次活动,渝北区融合教育管理干部在活动中交流,交流中反思,反思中提高,对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融合教育校园氛围的营造和特殊需要学生辅导的成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还将继续加强与区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携手共同促进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